机器换人对就业的影响【资讯】
2023年03月17日 深圳机械设备网
不知不觉间,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机器人的主场。依照设定的程序,机器人能够24小时火力全开高效工作,无需休息、进食、领薪水。相比之下,机器换人几乎毫无悬念。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中型企业中,一半以上的流水线工人已被机器人取代,并且趋势仍在扩大。那么机器换人对就业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此前,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和牛津大学联合发布的报道中说,未来预计有1000万的不熟练工种将会被机器人取代。在2033年之前,全美国45%的工作将会被机器人广泛取代。各种现实表明,“机器换人”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首先,中国农民工增长率逐渐下降,人口红利的消失使得机器代替人工成为企业的现实选择。其次,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用工成本正在不断攀升,“招工难”几乎成为每个制造业企业都曾经或正在面对的问题。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再次,机器换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机器人的到来改变了生产线上的用工状态,部分高危险系数、高人工成本的工种由机器人来代替更高效、安全。机器换人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业工人的岗位被挤压。有专家认为,未来机器换人的最终发展结果是工人数量会越来越少,一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则会面临失业的危险。一些受教育程度高的工人可能会被分配到管理岗位,或者到监控室对车间生产进行监控。有职业学校校长曾介绍,如电气工程等机器人应用相关的培训班逐年趋热,企业委托培训与半工半读的周末班人数明显增加。对于被机器人代替了的产业工人来说,通过学习谋求转型是新的用工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机器换人对就业的影响:机器换人之后,虽然高重复性、高密度的劳动工种被替代,但对机器人技术的人才需求却激增,这正是产业工人自身转型升级的好时机。亨利·福特曾经说,“我雇的明明是两只手怎么却来了一个人。”以为,这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发展的最佳选择。但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人将逐渐不被当做机器来对待,产业工人的升级将会给自身带来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就业平台。